如何打败几秒一篇的“AI高考作文”?我们唯有真诚、真情_世界百事通

2023-06-09 09:55:43  来源:浙江融媒体

今天上午,今年的高考作文题陆续出炉,霸屏热搜榜,引爆舆论场。

诸多媒体纷纷下场,要么是让评论员试水写高考作文,要么是直接拿各家AI来写高考作文,一时好不热闹。显然,相比于评论员写高考作文,AI写高考作文,更让人感兴趣。

看了几十篇AI写的高考作文后,一个基本感受是,平平无奇的作品所占比重比较大,生硬且缺乏温度,是大家的基本印象,但也有几篇作文确实闪出了一丝光芒,如真按照高考评分标准来看,可能也能拿个“一类文”。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在这些“AI高考作文”中,有一篇因为乌龙而产生的文章,让人最为记忆犹新。怎么回事呢?

在语文考试还没有结束时,网上就冒出来了一些真假难辨的高考作文题。其中有一个作文题说的是《庄子·齐物论》“罔两问影”的故事,请考生“回忆自身经历中‘不由自主’的真实体验”,结合《齐物论》中这个影子“吾有待而然者邪?吾所待又有待而然者邪”的思考,谈谈对“不由自主”的理解。然后,就有一个朋友发来了AI针对这个题目一秒生成的作文。我简单截取其中几句话供大家赏鉴:

“一个关键问题:我们是否真正拥有自主权,或者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被某种力量所驱使?这个问题让我思考自身的行为和选择;

或许我们所依赖的像是蛇的腹鳞和蝉的翅膀,它们是我们在追求自主权和自由时所必需的。我们可能依赖于自然的循环、社会的规则、科技的进步等等。我们的自主性似乎与我们所依赖的事物息息相关;

‘不由自主’并不意味着放弃控制权,而是要接受现实中的无奈和局限。我们可以努力追求自主和自由,但也必须认识到我们无法完全摆脱外部因素的影响。在面对这些情况时,我们需要保持灵活性和适应能力,以更好地与环境互动。

‘不由自主’也提醒我要谦逊地面对自然和宇宙的力量。我们生活在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中,我们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自然的力量和规律远超出我们的理解和控制范围。我们需要学会尊重和顺应自然的节奏,与之和谐相处。

我们需要接受无法控制的事物,并在可掌控的范围内保持自主和选择的能力。同时,我们也要尊重和顺应自然的力量,与之和谐共处。这样的认识让我更加平衡和积极地面对人生的起伏和不确定性。”

虽然这个作文题后来被证实是假的,但这篇“AI高考作文”,却令我和我的同事们眼前一亮,大家在群里的讨论也很热烈。不少同事第一反应和评价是:人脑是拼不过电脑的,从深蓝胜卡斯帕罗夫就开始了;算得比人类深,人类还有希望吗?

但沉淀一会后,同事们也普遍认为,这篇作文过于面面俱到,就文章而言,电脑写作就是知识型的,各种相关全来,属于应试答题方式,一个不漏,得分点全拿,论述清晰层次分明,符合高考作文的风格。但一篇真正的好文章,不应该是这样的。

再来说说我个人对这篇作文的看法,其逻辑性和严密性,已经秒杀大多数人,也打破了我们之前对AI文章“简单”、“幼稚”、“肤浅”的刻板成见,更令人意外的是,文章体现了一定的思辨思维。当然,其也有拼盘式的八股文之嫌,但确实一定程度上也算言之有物,给人以启迪,总体上瑕不掩瑜。

这篇“AI高考作文”,虽是乌龙,但仍值得我们深度探讨和思考。启迪之外,给我们的更是警示。

就高考作文本身来说,其真正应该体现和强调的,是文字修养或者说是文采,是思维能力和想象力、创造力,是“有温度的文字”,而不是呆滞表达,死板机械地鹦鹉学舌。如果做不到前者,只沉溺于后者,那这篇AI作文所传递出的讯息便是:AI随时都会超过你、替代你,一秒就可以写出比你写得更好的“官面文章”。

进一步看,不得不承认,时代到了今天,AI发展速度相当惊人,人工智能对教育的挑战,已经摆在了明面上。教育如何培养出人工智能无法替代的人才,才是教育现实的课题,这也是全社会需要深思的课题。

在这方面,社会此前的一些思考和论断,或许值得借鉴。无论是白居易说的“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还是社会上流传的“文章不是无情物,字字句句诉衷肠”,可能就藏着答案,值得我们好好回味和揣摩。

如何打败几秒一篇的“AI高考作文”?我们唯有真诚、真情。既然知识储备、逻辑思辨拼不过,那遵循现实主义,真正关切社会和民众,注重独一无二的情感增量,更追求人情味。温度或许是人类打败冰冷的人工智能的秘诀所在。

潮新闻 评论员 王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