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8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经核算,2022年我国“三新”经济增加值为210084亿元,比上年增长6.5%(未扣除价格因素,下同),比同期国内生产总值(GDP)现价增速高1.2个百分点;相当于GDP的比重为17.36%,比上年提高0.11个百分点。
(相关资料图)
“三新”经济是以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为核心内容的经济活动的集合。分产业看,2022年“三新”经济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8457亿元,比上年增长6.9%,占比为4.0%;第二产业增加值为92813亿元,比上年增长6.1%,占比为44.2%;第三产业增加值为108815亿元,比上年增长6.8%,占比为51.8%。
2022年我国“三新”经济增加值为210084亿元 图片来源:国家统计局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2022年我国“三新”经济增加值首破20万亿,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速最快,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比最大。近五年全国“三新”经济增加值GDP的比重逐年稳步提升,从2018年16.1%提升到2022年17.36%。
2022年我国“三新”经济增加值首破20万亿 数据来源:同花顺iFinD
近五年全国“三新”经济增加值占GDP的比重逐年稳步提升 数据来源:同花顺iFinD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电话采访时表示,“三新”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逐步提高,与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密不可分。
数字信息技术在农业农村深度渗透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2022年“三新”经济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速比2021年扩大0.3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速下降1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下降8.5个百分点。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副研究员殷浩栋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电话采访时表示,一方面,相较于二、三产业,第一产业的数字化发展水平相对较低,“三新”经济增加值的基数低,边际变化会比较明显;另一方面,得益于各类三农政策的持续支持,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农村一、二、三产融合进展较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有长足进步。未来这种发展趋势可能会愈发明显。
“我认为农村现在所衍生出来的这些新业态新产业,与城乡发展格局密切相关。在城乡融合发展的格局下,要素的双向流动变得更多。农村越来越多地承接城市消费,成为消费增长的重要载体,城镇地区周边多元化的乡村旅游蓬勃兴起就是一个很明显的佐证。”
殷浩栋表示,受到近几年疫情影响,人们远距离出行旅游受限,这种城市周边休闲旅游大幅增长,为乡村旅游的发展创造了机遇。此外,数字信息技术在农业农村深度渗透,进一步丰富了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比如云上农庄和云体验等,给消费者提供消费、娱乐、休闲的多元化服务。
“之前我们调研过一个案例,在四川内江市,有一个互联网从业者组成的年轻团队,他们通过把村内闲置仓库改造成民宿,承包周边的一些土地种植了农产品,又依托荒山开发了多样的游玩设施,打造了一个具备多种功能的乡村旅游庄园,然后通过互联网推广,把一个普通的小山村,打造成了当地小有名气的网红旅游点,不仅带动了周边村民增收,也盘活了乡村闲置资产。”
数字技术正在改变农业农村发展途径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应用经济学院院长杨开忠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电话采访时表示,目前,我国进入到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创新驱动是最重要的特征。从外部环境来看,全球正处在新一轮科技产业革命中,为我国科技创新促进发展创造了很好的机遇。科技创新在我国高质量发展中一定会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
殷浩栋表示,数字技术正在改变农业农村发展途径。满足个性化、差异化需求的新商业模式为挖掘乡村多元价值和农业增值提供了条件。比如通过网上提前预定,消费者可以享受定制化服务。一方面,满足了不同群体的个性化消费需求,促进居民消费;另一方面提高了产业效益和产品附加值,为原生态或传统产业提供增值途径,进而推动农业农村数字化转型,助力乡村振兴。
杨开忠在谈及科技创新赋能经济发展时表示,一方面,政府部门要为企业、科研院所和高校之间的交流互动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氛围,包括基础设施建设在内的“硬环境”和公共政策等“软环境”。
另一方面,企业要把握住绿色化和数字化的发展方向,更好地实现两者融合。此外,人才是重要资源,要注重建立创新人才培养机制。
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