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昨天上午,清华大学向社会公众恢复校园暑期参观,游客们在校园标志性建筑前打卡拍照。 本报记者 和冠欣摄
昨天(8日)起,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向社会公众开放校园暑期参观。这是近四年来两校首次恢复校园参观预约通道,吸引了大批游客抢票入校参观。荷塘月色、未名湖等成了热门的打卡“景点”。
“由于参观游客较多,请大家自觉遵守秩序,有序排队……”昨天8时30分许,清华西门外,广播循环播放安全提示,数十名工作人员在游客参观通道处值守,维护秩序。游客排队,有序等待校园开放。
9时,清华北大游客入校通道正式开启。记者在现场看到,不少游客都是以家庭为单位或者组团而来,清华的荷塘月色、二校门,北大的未名湖、博雅塔等知名“景点”游客最多。在北大未名湖畔,60余名身着校服、头戴小黄帽的学生留下了一张珍贵的合影。领队刘老师说,他们来自河南省许昌实验中学,趁着校园开放,特意在暑期游学中增加了北大的行程,带孩子们来看看梦想中的校园。清华也迎来了来自成都市的27人游学团,“学校组织我们来的,还规划了一条游览路线,每个景点都有文字介绍。”游学团的学生刘佳宇拿出校园地图,兴奋地圈出打卡点,“日晷、清华学堂、二校门……还有很多地方没逛到,我们要赶紧出发了!”
记者注意到,为维护校园秩序,两校均在此前的通知中明确了参观准则。比如清华提示参观人员需按照规定路线在规定区域内参观,非开放区域和校内教学办公楼宇不对参观人员开放。北大也表示,参观人员应遵守校园管理相关规定,共同维护良好的校园秩序,教学、科研、办公、图书馆、体育馆、宿舍等场所为非开放区域,谢绝参观。
相关新闻
中国科学院大学发出首封本科录取通知书
昨天,中国科学院大学发出2023年首封本科生录取通知书。来自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的孙奕飞从国科大老师手中接过了包含“天地瞩望”的“录取礼包”。录取通知书上,7颗由中科院科研团队自主培育的耐盐碱“东生118”大豆组成了北斗七星形状,在新生心中种下科学的种子。
录取通知书中所用的“东生118”大豆产自吉林省西部盐碱地,是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大豆分子设计育种团队精选培育而成的耐盐碱新品种,也是中国科学院“黑土粮仓”科技会战的重要成果之一。
大豆组成“北斗七星”阵列,种子指引“科技创新”航向。在致2023级本科新生的信中,国科大校长、中科院院士周琪写道:希望你在收到录取通知书的时候,已在心中埋下一粒科学的种子,把“科技创新”作为永恒的理想追求,把“服务国家、造福人民”作为一生的前行方向。孙奕飞说,即将展开与国科大同行的四年时光,自己将不断打磨科研创新的头脑与能力,直面和解决未来科研事业与工业生产中的实际问题。